雷祯孝从小就有一个梦想:把全世界最好的电影都看一遍。那时候,哪怕看见一些孩子穿上带长耳朵的衣服演小白兔,他就兴奋得心花怒放。到了高中、大学、甚至参加工作以后还常常做梦:要是能把电影当作职业就好了!他想入非非,胡思乱想,异想天开。好比李白的诗有千百首,我们只取三五首进入中小学的课堂,让每一个学生受益。我们为什么不可以,好中挑优,精益求精,让电影进入中小学的课堂? 1993年,雷祯孝开始着手圆自己的少年梦。他用自己写书所得的稿费全部投资于这项研究,千方百计收集全世界适合青少年儿童观看的电影的样片:录像带、VCD、DVD、LD,然后一个人蒙头在家看电影。电影课成了他的生命支柱,他断绝了与外界一切的交流,从早到晚,夜以继日地观片选片,到1995年已观看从世界各国选出的优秀影片3,000多部,精选收藏2,000多部。到2003年,已经收藏了适合中小学生和幼儿观看的故事片、动画片、纪录片6,000部以上。最难得的是,这些收藏的影片,99%他都看过,看过后淘汰掉的不在收藏之内。 在选片过程中,雷祯孝想起了梁启超在《自由书》中的话:“天下之事,往往有数百年梦想不及者,忽焉一人倡之,数人和之,不数年而遍于天下焉。”想起了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,在他之前,没有人用教室来上课,他发明了用教室上课,而今已经遍行天下…… 那么,电影课为什么不可以用来实验?电影为什么不可以进入中小学课堂? 于是,雷祯孝开始了他艰难然而又饶有兴趣的探索和实践: 用电影开课,这是人类教育史上很新鲜的事。1995年夏,雷祯孝用这些研究成果,从这些片子中,为小学生精选出465部,按少年儿童的心理年龄,参考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课本中的课程内容,并参照国家颁发的小学教学大纲,由浅入深地,将这些影片编成了分年级的推荐片目。然后,在地方政府和教委的支持下,在浙江温州苍南县龙港三小开始了电影课实验。全国第一所电影课学校就此诞生。 讲述雷祯孝催生电影课的故事,介绍雷祯孝其人其事,其实,只需读读日本《致知》杂志于2001年8月号发表的对雷祯孝的长篇采访记便可有一个大致轮廓了。 雷祯孝第一次看电影《白毛女》,立刻束手就擒,成了电影的俘虏,认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吸引人了。从此,好像头顶上的天空“啪”的打开了一个窗口。通过这个窗口向外望去,他看到了世界…… 汽车掉下山谷,雷祯孝“死了”。人们都认为他“死了”。死神捉弄了他一把,然后从魔爪中把他放生了。死亡的经验使他以往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既定概念被完全的打破了,头脑犹如一张白纸,他重新审视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?人生的价值是什么?萌生了这样一种的使命感。他提出建立一门新学科--人才学,并提出了建立人才市场、自学考试、老干部离休、人才流动、双向选择等,这些建议先后被国家采纳,成为社会实践…… 他深爱的人去世了。第二次面对死亡,他极度的悲哀,好像精神混乱,失却了灵魂,一个人彷徨在失落的谷底。在内心不断的挣扎中,他再次审视自己的人生到底是什么。生死难测,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死去--。自己还要振作起来,做一点什么。--他把人才学和迷恋的电影结合了起来,在死亡之前一定要把电影课发动一下。对于失却了生存力量的人,精神上必须有所依托。如果有了值得自己奉献一生的东西,就给予了他生存的力量。对雷祯孝来说,就是电影课…… 这是一种异想天开,但是他得去努力。他希望象愚公移山那样,先由一个人挖呀挖,接着一群人挖呀挖,盼望有一天感动上帝,派一些天兵天将下来,事业就成功了。 优秀的电影带来好的影响 |